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120108T)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于2022年适应专业发展需要而新开设的专业,2022年获批,2023年第一批招生,培养掌握大数据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本科生。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精干,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团队队伍。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级项目共50项,发表SCI、CSSCI论文共20多篇。
本专业紧跟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导向,依托雄厚的工科底蕴与跨学科资源优势,通过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知识体系,开设涵盖大数据基础、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及智能决策等核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设有财务大数据与生态大数据两大应用方向,配备有先进的实验室与实践平台,强化实战经验与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能在多领域内推动数据价值转化、引领行业创新、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为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国际视野和双创意识,具备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计算机技术,能够运用数据建模与决策分析的相关技术和软件,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数据分析、管理运营优化和辅助决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描述为以下几项: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大数据实践能力,能运用管理学、统计学基本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技能解决各类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相关部门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策略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组织团队开展大数据处理、分析及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活动,能熟练地运用数字技术提高团队效率;
培养目标3: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和职业道德,且有一定的领导力,能带动他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养目标4:具备较好的数字素养、了解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培养目标5: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国际视野。
三、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思想品德]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1.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指标1.2:熟悉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数学基础扎实系统;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熟悉国际通行规则。
指标2.1: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包括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指标2.2:掌握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能综合应用管理学、经济学、数据科学等专业知识,依据数据应用需求开展行业级、企业级数据分析与处理;
指标2.3:具备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须的数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
3 [应用能力] 具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对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指标3.1: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业务优化等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指标3.2: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能对创业型组织或组织内部的创业团队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支持活动。
4[创新能力] 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企业策划和运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指标4.1:能综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对大数据领域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诊断,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指标4.2:能利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相关技能独立完成岗位的相关任务。
5 [信息能力] 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能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模型设计和运用。
指标5.1:熟悉现代办公软件和网络工具,掌握专业文献搜集方法,能够较快速地进行相关文献、专业资讯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指标5.2:初步掌握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前沿技术,能够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价值。
6[沟通表达]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
指标6.1: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能在团队中进行有
效的人事沟通协调工作;
指标6.2: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初步编写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所需的相关文件,进行各种公文沟通。
7[团队合作]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指标7.1: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合作,有服务组织内部员工和团队领导的意识;
指标7.2:能初步根据组织的需要进行团队组建、任务分工等工作,有激励团队成员完成团队目标的相关能力;
8[国际视野] 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开展高水平国际对话和国际合作。
指标8.1:培养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养成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及风俗等的良好素养,在读、说、听、写、译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1门外语;
指标8.2:具有较好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跟踪科技发展动态。
9[学习发展] 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指标9.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以补充新的知识
与技能;
指标9.2: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能持续适应职场的需要。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毕业要求1.1 |
|
|
H |
|
|
毕业要求1.2 |
|
|
H |
|
|
毕业要求2.1 |
H |
|
|
|
|
毕业要求2.2 |
H |
M |
|
|
|
毕业要求2.3 |
H |
|
|
|
|
毕业要求3.1 |
L |
M |
H |
|
|
毕业要求3.2 |
|
|
|
|
|
毕业要求4.1 |
|
|
|
H |
|
毕业要求4.2 |
|
|
|
H |
|
毕业要求5.1 |
M |
|
|
M |
|
毕业要求5.2 |
M |
|
|
H |
|
毕业要求6.1 |
|
H |
|
|
|
毕业要求6.2 |
|
L |
|
|
|
毕业要求7.1 |
|
H |
|
|
|
毕业要求7.2 |
|
H |
M |
|
|
毕业要求8.1 |
|
|
L |
|
H |
毕业要求8.2 |
|
|
|
|
M |
毕业要求9.1 |
|
|
|
M |
H |
毕业要求9.2 |
|
|
|
L |
H |
注:空白表示无相关
四、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学位课程
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导论,数据库原理、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管理学、运筹学。
六、学制、学分与学位授予要求
(一)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学分制管理。
(二)员工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第一课堂156学分,第二课堂7学分方可毕业。满足《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方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一)课程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必修学分 |
选修学分 |
学分小计 |
学分占比 |
通识教育课程 |
37 |
8 |
45 |
28.85% |
学科教育课程 |
32 |
0 |
32 |
20.51% |
专业教育课程 |
64 |
15 |
79 |
50.64% |
合计 |
133 |
23 |
156 |
100% |
课程类型 |
课组名称 |
修读 方式 |
理论教学环节 |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
学分 小计 |
学时 小计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必修 |
24 |
384 |
13 |
298+2w |
37 |
682+2w |
通识选修课 |
选修 |
8 |
32 |
- |
- |
8 |
32 |
学科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30 |
478 |
2 |
40 |
32 |
518 |
学科实践课 |
选修 |
- |
- |
- |
- |
- |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8 |
456 |
12 |
184 |
40 |
640 |
专业方向课 |
选修 |
13 |
208 |
2 |
32 |
15 |
240 |
专业实践课 |
必修 |
- |
- |
24 |
96+34W |
24 |
96+34W |
第二课堂 |
必修 |
- |
- |
7 |
- |
7 |
- |
合计 |
103 |
1558 |
60 |
650+36w |
163 |
2208+36w |
毕业总学分 |
163 |
其中:
比例类别 |
学分数 |
比例 |
“选修课程”学分与占毕业总学分比例(≥30%) |
54 |
33.13% |
“实验实践环节”学分与占毕业总学分比例(人文社科艺术类≥20%、理工类≥25%) |
60 |
36.81% |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与总学分占比 |
- |
- |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10%) |
6 |
13.33% |
|
|
|
(二)实践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必修学分 |
选修学分 |
合计学分 |
学分占比 |
集中设课实践 |
24 |
- |
24 |
14.72% |
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部分 |
27 |
2 |
29 |
17.79% |
第二课堂 |
7 |
- |
7 |
4.29% |
小计 |
58 |
2 |
60 |
36.81% |
第一课堂 (53学分) |
理论教学(29学分,占比17.79%) |
必修27学分(16.56%) |
选修2学分(1.23%) |
通识校选课 |
0学分(0%) |
其他选修课 |
2学分(1.23%) |
实践教学环节 (14.72%) |
必修24学分(35%) |
选修0学分(2%) |
第二课堂 (7学分) |
7学分 |
“选修课程”学分与占毕业总学分比例(≥30%) |
33.13% |
“实验实践环节”学分与占毕业总学分比例 |
36.81% |